走基层日记 |
发布时间:2014-03-03 来源:未知 点击量:306 |
走基层日记
这是我第四次前往我校定点帮扶对象——旺苍县尚武镇自来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。进入村里,看到沿途的新景象,我的思绪不由飘向了远方。 第一次到自来村的时候,我感受最深的,是这里生活条件的艰苦:该村地处s202线南北两侧,下辖10个村民小组,住户596户,总人口1964人,(其中党员54人)。耕地面积784亩,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水稻、玉米等,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养殖业、劳务输出及运输业,人均年收入2460元。该村基础设施较差,经济发展不均衡,公路沿线靠河谷地带居住的村民经济条件较好,居住丘林地区的居民经济条件较差,基础设施更是落后。村文化阵地建设资金缺乏,村两委办公设施简陋。全村有困难户40户,特困户6户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校制定出了一个三年帮扶计划,与镇村领导密切配合,把学校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到村民最需要帮扶的项目上。三年来,我校拿出近3万元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了装修,添制了办公设备,配制了计算机和打印机,制作完成了村规民约及其制度上墙;在村两委办公地为村民建起了一个农家书屋,为书屋捐赠2000余元的种养殖科普图书;先后拨款7万元,修复了该村两座被洪水冲坏的桥梁,解决了部分村民出行不安全问题。鉴于该村困难村民较多,我校在深入走访的基础上,与镇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商讨,确定出受助特困村民名单,采用学校出一点,动员全校党员干部捐一点的办法,对40户困难村民每年进行看望慰问,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;对于村上特别困难的6户特困户,我校给予了每户每年2000元的生活救济。 上午9点,到达自来村后,稍事休息,我们一行五人便在镇村领导的陪同下,分别去了董大茂等10户特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,为每户送去一些生活用品。每走一家,我们都仔细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、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;每走一家,我们都能感受到群众的真诚。他们拉着我们干部的手,久久不愿放开,感动得连连说:“谢谢你们,谢谢实验中学”。 人们常说: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,此次“走基层,送温暖”活动的开展,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,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特别是领导干部,脱离群众就是最大的脱离实际。每一名党员干部,只有多和群众接触,多和群众联系,多帮助群众,切实和群众打成一片,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。
|